紓困政策頻出 創新業態亮眼:旅游業在變革中重塑與復蘇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2-04-15 10:28來源:經濟日報 4月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當前一些市場主體受到嚴重沖擊,必須針對突出困難加大紓困和就業兜底等保障力度,會議決定對包括旅游業在內的特困行業實行階段性緩繳養老保險費等政策。 近期,從14部門聯合出臺《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到文旅部印發《關于抓好促進旅游業恢復發展紓困扶持政策貫徹落實工作的通知》,從江西、湖北、山東等地陸續公布幫扶旅游等服務行業紓困的若干措施,再到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最新部署,彰顯了國家幫助特殊困難行業渡過難關的決心,提振了旅游經濟恢復發展的信心。 用好政策助企紓困 “《‘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的落地實施,加上新一輪紓困扶持政策的貫徹落實,將從政策托舉和供給拉動兩方面為今年上半年的旅游經濟帶來可預期的增長?!?a target="_self" textvalue="中國旅游" style="text-decoration: inherit;color: inherit;font-weight: inherit;font-size: inherit;font-family: inherit;font-style: normal;">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國內旅游市場在短期和局部可能出現波動,但長期復蘇向好的趨勢不會逆轉。 攜程研究院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致寧表示,系列政策釋放出三大積極信號:“針對大部分旅游企業資金吃緊的痛點,減稅降負成為政策紓困的首要出發點;完善旅游企業承接機關企事業單位相關活動實施細則,有望為旅游企業開辟新的市場;科學精準的防疫政策將得到更加有效貫徹,助力旅游業復蘇?!?/span> 用好當前的政策,各地需對《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進行系統理解,務實推進。戴斌說,“不能只盯著其中7條對旅游業的紓困扶持政策,而是要完整地去理解政策的指導思想,發揮地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打通堵點,增強旅游企業發展信心”。 戴斌表示,希望在本輪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有序放開市場,推動地方政策創新和市場主體商業創新?!俺掷m釋放有利出游、鼓勵消費的市場預期,營造有利于中遠程旅游消費的市場環境。讓居民愿消費、企業愿投資,才是助企紓困的根本之道?!?/span> 緊跟市場搶抓機遇 文旅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清明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7541.9萬人次,同比減少26.2%?!氨M管如此,我們還是要看到有剛性出行、近程旅游和本地休閑游托底,旅游消費的宏觀基本面仍在?!贝鞅蟊硎?。 受疫情影響,人們的出游半徑收縮,近程本地旅游成為市場的重要支撐。在近程本地旅游的拉動下,市場創新的腳步加快,更多新式玩法、新型目的地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露營、房車等受到年輕消費者歡迎;參觀歷史文化街區、博物館、美術館的游客比重進一步上升;近郊區微度假創新產品廣受認可;自駕旅游、小團定制、“研學+非遺”等出游方式,帶動了細分市場的消費升級。供給側更趨豐富、更顯多樣、更加優質、更具價值的變化趨勢,將有力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旅游市場下沉帶來的發展新機遇同樣值得關注。今年春節期間,全國出游游客中農村居民占比達到了38.1%的新高。此外,調查表明,44.7%的回鄉務工人員在返鄉探親期間,將商業街區和購物中心作為休閑首選,帶動了中小城市和縣域中心城市的游樂園、主題公園、經濟型酒店、特色餐飲等發展。 增強企業內生動力 旅游業想走出經營困境,需要有科學有效的防疫措施、堅強有力的紓困政策,更重要的是,各類旅游市場主體要不斷增強內生動力,拓展商業新空間。 戴斌表示,旅游業不能坐等游客上門,而是要服務商、景區和度假區、旅游演藝、餐飲和購物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拼盡全力發現旅行新需求、培育休閑新市場?!耙咔樽屄糜螛I認識到市場的力量,更多企業開始以消費視角重新審視旅游資源開發、項目建設和產業創新,更加強調文化引領、科技創新、融合發展,以增量投資帶動存量優化?!?/span> “疫情加快了旅游業發展變革和優勝劣汰的速度。旅游產品設計及供給要緊跟市場需求的變化趨勢,順勢而為、乘勢而上?!逼鎰撀糜渭瘓F董事長、景域驢媽媽集團創始人洪清華說,旅游是體驗經濟,旅游過程中的“吃、住、行、游、購、娛”業態要根據游客的新需求進行升級迭代。 “在大眾旅游全面發展、科技創新廣泛應用、新一代引領消費的時代,旅游集團和中小微型企業當以文化引領+科技創新、新基建+傳統項目、旅游需求+休閑空間為導向,在復蘇和創造中實現重塑,再造旅游產業價值?!贝鞅笳f。 【中國旅游網版權聲明】原創內容版權歸本站所有,如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旅游網"或"www.ct.cn"并附文章鏈接,需確保文章的完整性,不得更改曲解原意;摘錄和轉載的第三方內容,本站無法保證其真實性,亦不代表本站觀點和立場,版權歸屬原媒體及作者,如有版權異議請聯系我們予以刪除。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城市消費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的工作部署,大力發展粵式夜間文化和旅游經濟,培育“粵夜粵美”文旅品牌,促進廣東省文旅消費提質升級,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今年上半年啟動首批廣東省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評選工作。經地方申報、所在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推薦、合規性審查、專家評審、實地考察、公示等程序,首批廣東省... 8月11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印發《關于促進文化和旅游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為加快推出文旅領域助企紓困政策措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恢復發展,推出12項促進文化和旅游業恢復發展的措施。通知提出,加大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扶持政策力度,對符合條件的旅行社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暫退比例由80%提高至100%。同時擴大享受政策的旅行社范圍,延長政策時間至2023年3月底。通知提出,持續推進... 近年來,中國夜間經濟發展越發“璀璨”,根據相關研究數據,截至2020年底,中國夜間經濟規模突破30萬億元,預計2022年將突破40萬億元。夜經濟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夜娛、夜市、夜秀、夜宿等業態,將“夜經濟”這個名詞構建的越發豐滿。其中,“夜游”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尤其到了每年暑期,都是夜游經濟最熱鬧的時刻。從旅游服務平臺的數據來看更為直觀——攜程數據顯示,近5年,暑假期間夜游景區... 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UNWTO)7月份發布的《世界旅游晴雨表》顯示,國際旅游業在2022年前五個月出現了強勁反彈,有將近2.5億的國際游客出行,是去年同期的3倍多(221%)。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認為,受區域內強勁需求和越來越多國家取消旅行限制的推動,歐洲旅游業復蘇領先全球。與2021年前5個月相比, 歐洲國際游客入境人數同比增長350%,已經恢復到疫情前2019年水平的46%。UNWTO秘...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8月最新數據顯示,國際航空客運量強勢復蘇,較2021年6月猛增230%;客運總量增加了約76%,恢復到疫情前2019年6月的71%。數字表明,國際旅游業有望翻開新冠疫情后新篇章,多國國際旅游收入正在增加。不過,盡管歐美游客數量已幾乎恢復到疫情前水平,但亞洲游客仍缺席。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表示,2022年前5個月,國際旅游業表現強勁,國際游客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