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安:2022格局不會大變 國內游大體恢復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2-03-09 01:30來源:中國網 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首席專家、中國旅游協會休閑度假分會會長魏小安近日發表了《2022:走,走起》的主題文章,他表示,中國旅游跌跌撞撞,經過兩年的艱難困苦,已經進入2022年。大家的希望還是后疫情時代,旅游復蘇,甚至井噴。疫情一直存在,沒有反復可言。少談后疫情時代,關注常疫情時代。 魏小安表示,2022,勝利在望。看法的不同,關鍵在于對疫情的認識不同。兩年的過程,世界上形成了三種抗疫模式。一是歐美模式,醫療能力強,社會能力弱,所以就是全民免疫,主動躺平。另一方面是社會意識,不自由,毋寧死,不能接受管制。二是中國模式,兩年下來,已經比較成熟,快速響應,精準防疫,動態清零。除了去年的武漢疫情之外,基本上已經成為規律性的現象。局部產生,迅速對應,大體上一個月左右就過去了。三是發展中國家模式,醫療資源嚴重不足,只能聽其自然。這也是一種躺平,但卻是被動躺平?,F在,世界上的看法在變化,中國模式不錯,但是學不了,甚至抄作業都抄不了。中國模式,一是政府主導,二是全民關注,三是百姓聽話,四是惜命,所以大家從心里感謝,武漢時期是恐懼,現在至多是緊張。 魏小安強調,2022年,疫情仍然持續,中國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格局也不會變化。但是,國內旅游的振興是可以看到的前景。在目前的防疫政策之下,大面積爆發疫情是小概率事件,更多的是局部產生,迅速解決。也就意味著,對于多數地區而言,或者沒有疫情,或者一個月左右清零。一年12個月,能影響到什么程度?能夠影響的主要是各地防疫實際操作的把握,檢驗各地的管理水平。 他認為,中國的國內旅游,在2022年大體可以恢復正常狀態。冬季冰雪,春季江南,夏季西北,秋季全國。美景依然,美食處處,美感泛濫。對于憋了兩年的國人,這是抑制不住的追求。而中國旅游人,要抓住機遇,走,不能等待,不能躺平。對應防疫的情況,快速響應之后我們要快速反彈,快速開拓。精準防疫之后我們要精細管理,精品提升。動態清零之后我們要動態提升,動態發展。 “2022,勝利在望。我們要走在大路上,要走起。還是屈子的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不必急,不能急,穩穩當當,自有格局。”魏小安如是說道。 2022:走,走起 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首席專家、中國旅游協會休閑度假分會會長魏小安 中國旅游跌跌撞撞,經過兩年的艱難困苦,已經進入2022年。大家的希望還是后疫情時代,旅游復蘇,甚至井噴。疫情一直存在,沒有反復可言。這兩年我一直在說,少談后疫情時代,關注常疫情時代。2020年12月,我說了三句話:2020,熬過來;2021,活下去;2022,火起來。后來有些人提出不同看法,2021年應當是旅游復蘇,怎么只能關注活下去呢?最近,我又說,2022,勝利在望。還是有人認為,形勢如此艱難,這么說太忽悠人了??捶ǖ牟煌?,關鍵在于對疫情的認識不同。 兩年的過程,世界上形成了三種抗疫模式。一是歐美模式,醫療能力強,社會能力弱,所以就是全民免疫,主動躺平。另一方面是社會意識,不自由,毋寧死,不能接受管制。二是中國模式,兩年下來,已經比較成熟,快速響應,精準防疫,動態清零。除了去年的武漢疫情之外,基本上已經成為規律性的現象。局部產生,迅速對應,大體上一個月左右就過去了。三是發展中國家模式,醫療資源嚴重不足,只能聽其自然。這也是一種躺平,但卻是被動躺平?,F在,世界上的看法在變化,中國模式不錯,但是學不了,甚至抄作業都抄不了。中國模式,一是政府主導,二是全民關注,三是百姓聽話,四是惜命,所以大家從心里感謝,武漢時期是恐懼,現在至多是緊張。 2022年,疫情仍然持續,中國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格局也不會變化。這是旅游的大背景,所以,指望著后疫情時代,仍然是一廂情愿。入境和出境旅游的復蘇,看不到希望。雖然現在一些國家已經開始躍躍欲試,歐洲也試行疫情通行證,而且都把希望寄托于中國市場。怎么可能呢?中國人出境旅游,一要錢,二要閑,三要膽量,四要不怕麻煩。出去玩一把,回來2+1,沒有幾個人有這種魄力。入境旅游的開放也是如此,現在就如臨大敵,開放旅游看不出來。也就是說,較之2019年,入境旅游的收入別指望,出境旅游的消費仍然會回流。兩者相抵,難說高低。 但是,國內旅游的振興是可以看到的前景。在目前的防疫政策之下,大面積爆發疫情是小概率事件,更多的是局部產生,迅速解決。也就意味著,對于多數地區而言,或者沒有疫情,或者一個月左右清零。一年12個月,能影響到什么程度?能夠影響的主要是各地防疫實際操作的把握,檢驗各地的管理水平。按理來說,影響概率最大的是上海,但是上海的管理水平最高,不會動不動就全民核酸,更不會動不動就大面積封鎖社區。生活基本不受影響,生產仍然可以繼續,這個作業可以抄。 由此,中國的國內旅游,在明年大體可以恢復正常狀態。冬季冰雪,春季江南,夏季西北,秋季全國。美景依然,美食處處,美感泛濫。對于憋了兩年的國人,這是抑制不住的追求。而中國旅游人,要抓住機遇,走,不能等待,不能躺平。對應防疫的情況,快速響應之后我們要快速反彈,快速開拓。精準防疫之后我們要精細管理,精品提升。動態清零之后我們要動態提升,動態發展。 不但要走,而且要走起,市場在前,只能往前走。但是不必奔跑,也無須大步流星。要穩穩當當的走,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好辦事。要扎扎實實的走,一步一個腳印,在內容上下功夫。我最怕引發惡性的價格競爭,大家都削價,價格競爭則無意義。當前,更怕的是惡性的營銷競爭,看起來花樣百出,新渠道,新手段,一時網紅,沒有長紅。要走得聰明,老路走不通,就換一條路,或者繞著走,沒有必要一條路走到黑。要走的順暢,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 總之,2022,勝利在望。我們要走在大路上,要走起。還是屈子的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不必急,不能急,穩穩當當,自有格局。 上一篇旅悅集團
【中國旅游網版權聲明】原創內容版權歸本站所有,如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旅游網"或"www.ct.cn"并附文章鏈接,需確保文章的完整性,不得更改曲解原意;摘錄和轉載的第三方內容,本站無法保證其真實性,亦不代表本站觀點和立場,版權歸屬原媒體及作者,如有版權異議請聯系我們予以刪除。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城市消費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的工作部署,大力發展粵式夜間文化和旅游經濟,培育“粵夜粵美”文旅品牌,促進廣東省文旅消費提質升級,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今年上半年啟動首批廣東省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評選工作。經地方申報、所在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推薦、合規性審查、專家評審、實地考察、公示等程序,首批廣東省... 8月11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印發《關于促進文化和旅游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為加快推出文旅領域助企紓困政策措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恢復發展,推出12項促進文化和旅游業恢復發展的措施。通知提出,加大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扶持政策力度,對符合條件的旅行社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暫退比例由80%提高至100%。同時擴大享受政策的旅行社范圍,延長政策時間至2023年3月底。通知提出,持續推進... 近年來,中國夜間經濟發展越發“璀璨”,根據相關研究數據,截至2020年底,中國夜間經濟規模突破30萬億元,預計2022年將突破40萬億元。夜經濟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夜娛、夜市、夜秀、夜宿等業態,將“夜經濟”這個名詞構建的越發豐滿。其中,“夜游”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尤其到了每年暑期,都是夜游經濟最熱鬧的時刻。從旅游服務平臺的數據來看更為直觀——攜程數據顯示,近5年,暑假期間夜游景區... 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UNWTO)7月份發布的《世界旅游晴雨表》顯示,國際旅游業在2022年前五個月出現了強勁反彈,有將近2.5億的國際游客出行,是去年同期的3倍多(221%)。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認為,受區域內強勁需求和越來越多國家取消旅行限制的推動,歐洲旅游業復蘇領先全球。與2021年前5個月相比, 歐洲國際游客入境人數同比增長350%,已經恢復到疫情前2019年水平的46%。UNWTO秘...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8月最新數據顯示,國際航空客運量強勢復蘇,較2021年6月猛增230%;客運總量增加了約76%,恢復到疫情前2019年6月的71%。數字表明,國際旅游業有望翻開新冠疫情后新篇章,多國國際旅游收入正在增加。不過,盡管歐美游客數量已幾乎恢復到疫情前水平,但亞洲游客仍缺席。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表示,2022年前5個月,國際旅游業表現強勁,國際游客達... |
|